凯发K8电化

公司新闻

【用“紧日子”过“好日子”】以实干降本 用担当增效
发布时间:2025-05-04    作者:王武超    浏览量:35     分享:

编者按: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凯发K8电化依托陕煤集团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要求,聚焦“四种经营理念”,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以“赶考”之姿,谋划高质量开展新蓝图。即日起,凯发K8电化决定开设微信公众号【聚焦“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系列专栏报道。专栏分为【落地“四种经营理念”】【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用“乙方”思维做“甲方”】【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用“营销”思维抓“生产”】5个篇章,用创新思维破题、以实战经验作答,共话攻坚方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热电车间主任——王武超

在高质量开展的征程中,凯发K8电化热电车间以“紧日子”过“好日子”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降本增效之路。车间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深度融合,顺利获得党建引领、成本管控、积分管理、技术创新四大抓手,让每个生产环节都迸发出创新活力,谱写了一曲电化人的奋斗赞歌。

党建引领:以“紧日子”理念铸就“好日子”基石

过“紧日子”不是降低标准,而是要刀刃向内挖潜力,过“好日子”不是盲目铺张,而是要节约高效创价值。面对成本管控与生产保供的双重压力,热电团支部召开“党建+降本增效”融合实践,将勤俭节约理念融入党务工作全链条。

走进热电团支部活动阵地,展板上的二维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热电团支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党建工作管理平台,实现资料归档、党员信息管理等工作线上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摒弃“远距离、高成本”的传统教育模式,热电团支部将红色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将现场重点设备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让党员在设备巡检、技术攻关中亮身份、践承诺,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开展动能。在活动召开方面,坚持务真求实的原则,就近就地召开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用有限资源撬动无限活力。

成本管控:用“紧日子”思维算出“好日子”成效

在热电车间集控室,电子屏上跳动的日成本核算数据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车间构建“1+2+3+N”节能技术监督体系,围绕吨蒸汽综合单位成本核心指标,紧盯发电度电成本和煤泥掺烧量两个关键参数,运用生产小指标竞赛、过程管控平台、精准激励考评三大工具,实施锅炉热效率等6大专业、N项小指标的动态节能管控。同时热电车间持续召开班组劳动竞赛,将煤泥掺烧量、发电量、厂用电率等指标与职工绩效紧密挂钩,并完善了考核机制、明确了奖惩措施,使班组职工有清晰的工作目标、规范的运行操作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效控制了燃烧成本。顺利获得优化数据采集标准,将成本分摊细化到班组,建立异常数据“10分钟响应”机制,实现成本波动早发现、早干预。

积分管理:以“紧日子”赋能激活“好日子”动能

为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真正让同岗位薪资拉开差距、形成对比,形成事事有人管、事事抢着管的良好工作氛围,在热电车间,一本《月度精准激励积分考评手册》成为员工手中的“创效指南”。车间打破平均主义,顺利获得一月一打分的形式,使奖金分配体系日益清单化、透明化。

车间将设备巡检质量、隐患发现数量、技改参与程度等纳入积分项目,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在夯实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持续性。在有力改善车间厂容厂貌、提升设备精细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指数。下一步,热电车间将变“任务要求”为“激励引导”,不断创新精准激励积分制度,把积分制管理作为引领广大员工持续投身岗位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效“积”发车间基础管理新活力,让积分制发挥更大的正向激励作用。

技术创新:以“紧日子”突破铺就“好日子”新局

“过紧日子不是被动应付,而是要主动求变。”面对设备老化、能耗偏高等难题,热电车间以技术创新破解开展瓶颈。

针对煤仓烧空后可能引发的皮带烧损等安全隐患,在检修期间,车间迅速组织力量在1#炉六台给煤机入口加装了智能闸板阀。当煤仓内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闸板阀将自动关闭,有效阻断了高温烟气的反窜路径,从而避免了皮带烧损、煤仓着火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公司冷渣器平台小门存在位置狭小、无关人员进入等风险,热电车间机修人员在多次进行调试研究后,“发明了”闭锁器。闭锁器小巧玲珑,方便通行,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人员安全上得到了一定保障。顺利获得对废旧电机、阀门、泵等设备的拆解、清洗、修复和组装,确保修复后的设备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原设备的水平。2024年,修旧利废工作共为公司节约资金94.32万元。

“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法,在热电车间的实践中绽放光芒。党建引领铸魂、成本管控挖潜、积分管理赋能、技术创新突围这四大抓手将降本增效从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种以实干破局的开展哲学,不仅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给予了鲜活样本,更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当管理智慧与创新精神深度融合,再紧的日子也能孕育高质量开展的新气象,这正是电化人对过“紧日子”最生动的诠释。